芍药种植一般于农历的8月下旬至11月栽植,宜早不宜晚,迟不**过12月下旬(部分地区),否则芍芽已发新根,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。为出苗整齐,便于管理,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。栽植行株距50厘米×20厘米,穴深12厘米、直径20厘米,种植好以后开始浇水
**的芍药多集中化生长发育于北方地区海拔高度500~1500m的山坡地和大草原。土壤层为深棕色或暗深棕色山林土,多见于山上、沟旁、阔叶杂木林下,林缘和灌丛。川赤芍集中化生长发育在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的山原和山谷地,土壤层多见高原地区棕壤和暗棕壤。具备喜阳、耐旱及耐低温的特点。
主要:
根供药用,称“赤芍”,能通经,凉血散瘀,。
田间管理
1、中耕除草
栽种后,头两年幼苗矮小,在畦面铺上圈肥,不仅增加肥力,并抑制杂草的生长。栽后*2年红芽露出后,应立即中耕除草,此时的赤芍根纤细,扎根不深,不宜深锄。5、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。
2、培土、灌溉
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叶的同时,应培土1次,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。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,也应适当培土抗旱。有条件的地区,可以灌溉。多雨季节,要及时排水。
3、摘蕾
现蕾时,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,以利根部生长。留种的植株,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,使种子充实饱满。
4、间作
栽后当年和*2年,可适当在赤芍空间栽种玉米、大豆,以降低夏季地表温度,又能收获粮食。注意:不能与稻类作物、向日葵等间作。